【我在现场】 聚色网
4月6日傍晚,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门达镇四合村党支部通知叶明——记者的一又友,一忽儿打来一个电话,语调巧妙:“你思捏一条新闻吗?那就到村里来。”
原本,他约记者到西辽河“听水”。
4月7日凌晨4点多,天外泛起鱼肚白,咱们相约来到了村头。
叶明告诉记者:西辽河,虽不如黄河、长江那般名气大,但对活命在蒙古高原的各族东说念主民来说,她同母亲河相同贫瘠。距今约5800年前,西辽河流域便有了考究发祥。自后,随着降雨减少、东说念主口加多和农业分娩推广,西辽河来水越来越少,1998年干流透彻断流。同感身受,自治区运行现实全流域生态保护,责罚“过牧”风物,让青山“打个盹”,让草原“喘语气”。与此同期,从2020年起,水利部开展流域水资源结伙退换,在春夏令现实生态补水——每一次补水,水头齐会向下流延长得更远……
“快听,快听,这是水头的声息!”5点傍边天色放亮,一阵哗哗的水声由远及近,叶明的声息昂扬得变了调。取得音书的村民也赶来了,在岸边随着水头跑,大声忻悦:“通了!通了!”
王竹子 露出断流27年的西辽河,终于完满了全线过流!
(本报记者 高平 王潇)聚色网